我的到處亂走108:2018桃園農業覽會8(環保再生、美食廣場、浮島花圃、魚菜共生及鼓勵好室)
離開了碳索生活館,我們來到環保再生館,館前的水立方造型藝術,是利用廢棄的寶特瓶罐組合而成
進去一看都是一些廢物再利用的例子,如眼前這隻鹿就是用漂流木製作的
這個挖土機可是用廢棄木材再利用所作的成品,堪稱大師的傑作
這個長得比較抽象的作品,叫作鴕鳥,它的身軀是松果,脖子跟腳是廢木材,你想像不到吧!
這個寶特瓶為材料的寶特瓶花,你覺得漂亮嗎?這些都是將垃圾變黃金的最好證明
環保再生館走出來跑到隔壁的美食廣場想找一找有什麼好吃的
雖然是美食專區,但是還是有一些為農博宣傳的影子
這個互相對望的天鵝,在這專區內還算蠻搶手的
適逢下午3點左右人潮還沒有進來,是最佳的消費時段,我們先買了烤香腸來解解口腹之慾
而在美食廣場的後方有一個大型埤塘,你可以看我女兒身後方的水上花圃,這就是浮島花圃的槪念
而這環湖步道,可不是一般的步道,它是利用太陽能模組整合而成的光電步道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我們來到魚菜共生館
在這邊也有不少的造型藝術,只不過一般人實在看不出這是什麼,其實它的主題是魯冰花精神,作者用強烈的色彩及手繪的方法來詮釋作品
然而這個類似三胞胎連體嬰的造型在我女兒站定位之後,感覺是我女兒戴上奇怪的帽子
這個大型用品是背簍,故意作的比人還高,其實是人背在身上使用的,它可是泰雅族藤編的作品,這藤編可是泰雅族的傳統工藝,小至籃子容器,大至籬笆、屋子都可以做
這是利用魚、菜循環共生的槪念帶入家庭園藝的設備,我女兒看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
這個是管槽栽培,它是藉著馬達將回水桶的水抽到最頂層,再讓水順著管槽流到回水桶內的種植方法
而在綠生館內讓人驚艷的是在館內壁的抽屜式水族箱內居然有養龍蝦
這個長得像鐵籠子的叫鼓勵好室,它是屬於溫室環境裏種植青菜的槪念館
一進去的這個部分,你會看到很多蕨類植物,重點是它們生長在溫室,這溫室叫做蕨知院
第二個部分叫做光合灶腳,也就是生菜廚房在溫室間,顧客可以點生菜,現採現吃,而生菜就在旁邊,新鮮看得見。生菜是用LED燈來種植生菜的方法,也就是科技農業結合餐飲的方式
另外它們還有一個溫室叫做蕈光戲台,感覺像是暗房,進去看到一包包圓柱狀的東西,那就是香菇生長的環境,一段段的木頭裏可以看到香菇冒出頭,這體驗好新鮮
-
16
- 0
